防汛期-梅雨

台灣屬海島型氣候的國家,每年降雨量約為3000毫米以上,尤其降雨皆集中在春、夏兩季,台灣防汛期為5月1日至11月30日,其中5、6月的降雨是因為梅雨的影響;7月到11月則是受到颱風的威脅。兩者皆有在短時間內降下可觀的雨量,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

要瞭解梅雨,首先我們要瞭解氣壓,氣壓又分大陸高壓及太平洋高壓。台灣在冬天時主要是受大陸高壓(冷氣團)增強的的影響,帶來一波波寒冷的東北風而夏天時受到太平洋高壓增強的影響帶來炎熱的天氣。每逢5、6月間冷暖氣團相遇,在交界的地方就形成鋒面,鋒面兩側的空氣性質,如溫度、濕度等都有明顯的差異,暖空氣沿著鋒面上升容易刮風、下雨,這是所謂的滯留鋒,而台灣此時正處在這區域內。

梅雨相對於颱風其特性是降雨範圍小但瞬間降雨的速度有時甚至比颱風強,身為水利局抽水站的現場人員的應變就更為重要,簡單概述如下:

(一) 掌握氣象資訊:抽水站現場人員除每天可從電視氣象報導瞭解今日氣象外,更可從網路上得知鄉鎮的氣象預測,雨量站的降雨情形,從而能做好萬全的心理準備。

(二) 啟動預抽機制:針對梅雨瞬間雨量大的特性,為爭取市區滯洪空間在不影響抽水機組安全情況下,先行開啟機組進行抽排水作業,維持市區雨水下水道低水位。

(三) 做好應變準備:抽水站人員除掌握氣象資訊且瞭解站內運作情形外,更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能夠針對各種情況作好因應,才能完成一次次的挑戰。

今年的梅雨季受到溫室效應所產生的聖嬰現象更加明顯,雖說近期的雨勢大多集中在南部及東部地區但北部也累積的不少的雨。緊接著七月起颱風季節的到來,身為水利單位的同仁仍本著平日例檢時做好機組運轉正常並熟知抽水站標準操作作業流程,平日即做好各種狀況之演練,能從容面對大自然的挑戰準備就緒,充分發揮抽水站功能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 資料來源 : 抽水站管理科
回上一頁
地 址: (220)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1段161號29樓
電 話:1999(新北市專用)或 02-2960-3456
本網站為新北市水利局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和採用 建議使用IE 9.0 以上版本之瀏覽器 ,已達到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