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水利好風光
津渡橋:
板橋是台灣北部較早發展的地區,有大漢溪的支流-湳仔溝流經。湳仔溝全長約3200公尺,昔日是板橋灌溉與運輸重要水路,「湳仔港津渡碼頭」曾是熱鬧的貿易碼頭,船隻穿梭其間,繁華一時。
但是百年下來這裡逐漸沒落,直到2013年底,新北市政府在此地啟用了一座全新的景觀陸橋「津渡橋」,加上週圍河岸的整治與燈光佈置,成為板橋市區重要的親水河廊,象徴著湳仔溝往日風華再起。
新月橋:
跨越大漢溪的新月橋,總長725公尺,高度65公尺,橋寬採8至20公尺之漸變設計。由於一端連結板橋435藝文特區,另一端串連新莊廟街,故可謂是新北市首座的文化橋梁。自5月17日啟用以來,由於橋身以不對稱之雙拱呈現,且為國內雙跨距最長之鋼拱橋,故每天都吸引眾多市民及自行車騎士前來嘗鮮與打卡。其中透明、鏤空設計的天空步道,及晚間的光雕秀,與河面夜間絢麗倒影,更是民眾與攝影鏡頭的焦點。
星光橋:
星光橋結構與新北大橋等其餘斜張橋不同,75公尺高的塔柱並非垂直而是傾斜,塔柱兩側斜拉的鋼索左右不對稱,是施工上一大挑戰。星光橋除了塔柱,全長270公尺S型橋面也是另一個趣味點,讓景觀橋不是方方正正的單調造型,夜間光雕呼應「星光」,以「璀」和「粹」為主題,整體以點光源如星光般自然隱現變化為「璀」之主題表現, 橋塔則使用淡雅彩光,以 「粹」的印象映襯星點光芒, 傳達“星光橋”之主題意念,塔柱和頂端的球體,及橋體都設置點狀光源,入夜後漸層變化。距星光橋約100公尺的江長抽水站也整修成「鐵馬驛站」,裡面備有景觀台、簡易基隆河文史館、視聽室及盥洗浴廁等設施,同步開放遊客參觀,頂樓可供民眾欣賞星光橋夜景。
中港大排願景館:
水資源與土地治理為二十一世紀全球面臨之重要課題,城市經濟成長造成大量人口湧入,疏於長遠擘畫之城市規劃導致交通混亂、水道污染亂象,這是臺灣城市發展共業。「中港大排污染改善暨河廊環境營造工程」為新北市團隊推動的重要親水與清水計畫。在環境改善的過程中,除了污水截流、清水引入的工程外,更是一個文化、生態保育、經濟建設與居民參與同步進行的整體都市營造。歷史軌跡正在每分每秒的紀錄發展歷程,站在前人留下的豐厚文化遺產。繼往開來提出未來發展願景,此為「中港大排願景館」設置初衷。
「中港大排願景館」作為參訪民眾深入互動的門戶,期望利用動靜態結合的展示內容,讓民眾理解治水過程與未來的美好願景。
- 資料來源 : 河川計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