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總覽
水利工程案例介紹─林口區滯洪壩(U壩)攔污設施清淤工程
滯洪壩,為降低洪峰流量、遲滯洪峰到達時間及調節泥砂流出量,而在河床上所構築之橫向構造物,其可減少下游地區洪峰流量之衝擊,正因如此,也使它成為第一線受衝擊之建物。
位於新北市林口水資源中心的U壩,正是其中一座保衛下游的滯洪壩,在多年颱風豪雨的衝擊下,U壩的排水孔及攔污設施被泥砂及雜木堵塞,因而失去滯洪壩的功能。若再遭受颱風豪雨侵襲,除了可能產生溢堤的災害,過高的水位更會對壩體本身造成傷害,故清淤工程實為刻不容緩。
清淤前,U壩排水口及攔污設施明顯被泥砂及雜木堵塞,且四周多處有漂流木,而由雜木堵塞的高度可以得知當時水位有多高,且攔污設施亦被大型雜木毀損,幾乎失去攔污效果,故於定期檢查後立即安排進場清淤及修復。
施工時,因壩體上游水位較高,且淤積泥砂皆屬爛泥,施工便道施作不易,故以壩體周圍雜草及岸邊漂流木加鋪鐵板的方式,開路至攔污設施進行清淤及雜木清除,其中淤泥清運至壩體下游兩側不外運,由於淤泥量大且壩體下游兩側堆放量有限,故採取攔污設施周圍及河道重點式清淤,並將附近雜木清除,使U壩恢復其滯洪壩之功能。
施工後,攔污設施修復且周邊淤泥清除,U壩恢復其滯洪壩功能,河道亦作重點清疏,而壩體上游右岸坡腳以太空包堆疊保護,減少土石滑落造成U壩的淤積,整體工程如期完工。
- 資料來源 : 水利工程養護科
水利工程案例介紹─林口區滯洪壩(U壩)攔污設施清淤工程

U壩排水口及攔污設施被雜木堵塞

污設施被大型雜木毀損

進行清淤及雜木清除

淤泥清運至壩體下游兩側不外運

河道重點清疏

淤泥清除

攔污設施周圍及河道重點式清淤

太空包堆疊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