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總覽
擋土牆形式簡介
擋土牆為一建於斜坡的建築物,用以加固土坡或石坡。防止山崩,防止土塊和石塊落下,以保護行人和附近建築物的安全,亦可防止水土侵蝕。擋土牆材料可以是石頭、木材、磚或鋼鐵,有多種形式。擋土牆中常有排水設計,以防止水在擋土牆後積聚,以免水壓過大令擋土牆到塌。
擋土牆不但須抵抗背後地壓力(Earth Pressure,或譯土壓力),尚須滿足一般基礎之安全要求,亦即:一、不發生水平滑動。二、不發生傾覆。三、不發生穩定性破壞。四、不發生過度沈陷。五、不發生牆結構破壞。
擋土牆之種類,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大類:
重力式擋土牆:係以結構重量抵抗靜止土壓力之作用,其位移幾近於零。重力式混凝土擋土牆、格梁式擋土牆、沈箱,以及蛇籠等,皆屬於此類。重力式擋土牆不適合建於坡腰或更高之位置,而適合建於坡趾。
懸臂式擋土牆:係以牆身之結構強度抵抗主動土壓力。牆身通常甚薄,或為鋼筋混凝土,或為排樁,或為鋼板(俗稱鋼板樁)。
錨固式擋土牆:外形為甚高之懸劈式擋土牆,但牆身結構不足以抵抗土壓力或牆頂位太大,故再加地錨己將牆身錨固於牆背後下方之遠處。
加勁土壤式擋土牆:係在土壤(通常為非凝聚性填方)中埋置任何可與土壤發生摩擦力之勁條,例如金屬條或鋼筋,使土壤形成類似鋼筋混凝土之一種土屬─金屬複合結構。
- 資料來源 : 河川工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