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總覽
繼往開來,共創大河願景,重拾大河榮光
農業與航運的水利工程前史
臺北縣的開發乃循著河道發展,除了自然河道之外,早年開發史上即非常重視水利建設,如: 公圳、大安圳及後村圳等都見證臺北縣早期的農業與商業發展。以北臺第一大圳-- 後村圳為例,從18 世紀中旬始建之前身永安陂(張厝圳)、萬安陂(劉厝圳),後村圳從蜿蜒曲折的平原水路到被遺忘在都市底層的水溝,流過了漫長的二、三百年,從清代拓墾時期化荒埔為良田,日治時期水利組合建立樹林、新莊、三重、蘆洲、五股的農田命脈,迄今都市化之後淹沒在都市排水溝之下。
- 資料來源 : 秘書室
附加檔案 :
繼往開來,共創大河願景,重拾大河榮光

繼往開來,共創大河願景,重拾大河榮光

台北地區防洪計畫初期實施方案

年起開始進行易積淹水地區之改善工程

一併辦理堤防加固作業

麗水樂民

研發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建設
